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鐵生的時候,喜歡強調他是殘疾人,並因此對他頑強堅毅的人格大加贊賞。這樣的說法自然是正確的,西服但這樣容易使沒有讀過史鐵生的人走入一個誤區,以為史鐵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體現在他的頑強堅毅中了,甚至於將他的殘疾當作他的著作的全部賣點。
  在讀史鐵生之前,我也有過這樣的理解,可關鍵字行銷後來的我才發現僅僅以一個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的角度認識史鐵生,實在是有些遺憾了。正如近日讀的這部《病隙碎筆》,若真的只看到這部書是在“病隙”寫就的,而忽略其中一些對人生的重要思考,或許就會有遺憾。
  可是話又說回燒烤來,史鐵生正是因為“病”,因為“殘疾”,才有機會拋卻一個健全人一生中要經歷的太多紛繁複雜,靜下來審視自己的生活。他的這部《病隙碎筆》給我的最大感觸,便是“靜”。面對著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他一直靜靜的。而正是他這樣的“靜”,解答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惑。
  比如說,裝潢信仰。
  在人們都開始反思中國人信仰的缺失是不是一信用卡代償種可怕狀態的年代,有多少人真正去關心過,人們想要有一個信仰,是為了什麼?我們往往處於“當局者迷”的狀態,被生活中的許多不稱意的事情弄得眼花繚亂。我們總以為自己需要信仰,正是因為需要追求一個事事順心的世界。但史鐵生的生活中便沒有那些瑣事了,他有的只是這時常被人們拿來用作“樂觀堅韌好典型”的坎坷命運。
  於是他靜觀由我們組成的健全人的人生百態,並告誡我們,“以無苦無憂的世界為目標,依我看,會助長人們逃避苦難的心理,因而看不見人的真實處境,也看不見信仰的真意”。他不逃避苦難,因而能夠靜靜地看著這個存在苦難的世界;也不逃避所謂的健全人,因而能夠靜靜地審視健全人的生活,以“旁觀者清”的視角在“碎筆”中指引我們。
  再比如說,發展。
  保護環境這件事,城市鄉村、大街小巷,處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宣傳標語,環保行動在全球範圍內蔚然成風,原本是不必由史鐵生去提醒我們的。
  可史鐵生提醒我們的是什麼呢?作為一個身體上已不允許自己、心中也不願意在社會上爭一份地位和財富的人,他告誡在社會中忙碌的我們,要註意我們保護環境究竟是不是出於真心。
  “現在的生態保護思想,還像是以人為中心,只是因為經濟要持續發展而無奈地保護生態,只是出於使人活得更好些,不得已而愛護自然。”這句話對於每天都在糾結著怎麼“活得更好”的人們來說,真的會有醍醐灌頂的效果。
  從這一點來講,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免顯得俗了,只顧著按照其他人說的方式活著,忘了靜下來,思考這樣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對的。
  如此,讀完《病隙碎筆》,我最深的感受絕不是史鐵生的堅強,而是他靜觀生活的態度。從現實意義上說,這本書告訴我要靜下來,用心像旁觀者一樣看自己的生活,但又很難說能像史鐵生一樣靜下來,因為我們終究是不大可能像他一樣的。但這就代表我們不能向史鐵生的人格學習、不能靜下來看我們的生活了嗎?當然不是。
  我們是健全人,無論和史鐵生相比這是一般意義上的幸運還是某種意義上的不幸。史鐵生對人生的思考,是站在他已不會引領正常的人生的角度進行的;而我們對人生的思考,是站在我們正過著正常的人生的角度進行的。
  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去想,怎麼能讓我自己過得更好?若是沒有史鐵生的精神在旁激勵我們,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便可能無法擺脫主觀因素,從而或多或少地帶有一點自私的影子。但若是我們能夠在史鐵生的人格中發現值得我們借鑒的,我們便可以更客觀地看我們的人生,獲得更深層次的心靈感悟。
  但請同樣在《病隙碎筆》中窺見人生真諦的你記住,首先要靜下來。為了向這位老人的“靜”致敬,也為了看一看自己的生活。  (原標題:讀《病隙碎筆》有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65poi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