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如何與電商成功嫁接,仁壽到浙江取“真經”
  □本報記者 顏婧
  淘寶在“雙11”創下的571億元交易,讓另一個潛在市場的輪廓越來越清晰,那就是廣袤的農村。“571億元與農村市場關係不大,但這正是未來的爆發點。”
  機遇在前,如何抓住?,決定全域發展電子商務的仁壽縣,組織30餘個鄉鎮負責人共70多人,前往浙江省尋找答案。
  11月18日和19日,他們來到有著“淘寶縣”之稱的麗水市遂昌縣。與眾多網銷小商品縣城不同,遂昌電商主攻當地農副產品,農民也習慣網購工業品以及農資產品。農業如何與電商成功嫁接,便是仁壽此行最想取到的“真經”。
  問:地廣人多怎麼搭“骨架”?答:四大制約要一一破解
  “我們村民,沒有錯過‘雙十一’。”遂昌縣網店協會創始人潘東明很驕傲,通過輻射到村的電子商務服務站,遂昌山裡農民,實現在家門口買賣東西。
  “給兒子搶了兩條褲子,丈夫買了一套西裝,總共花了600元。”遂昌三仁鄉坑口村村民徐春花是不會上網的“網購達人”,她不會操作電腦,但村裡的電子商務服務站有人幫她。這樣的站點已在遂昌203個村全覆蓋。
  “服務站建在哪裡?怎麼建?物流怎麼解決?……”仁壽縣景賢鄉副書記唐菊英說出了大家都關心的“起步問題”。潘東明說,90%來考察的,幾乎都會問這些問題,“總的來說,有四大障礙制約著電商在農村的發展。”他稱,物流快遞不暢、懂電腦的人缺乏、寬帶設施不普及、網購退換貨難,“你們回去就一一突破吧。”
  遂昌的辦法是:在每個鄉鎮、村,設立一個服務站,“可以是村裡小賣部、農資社、合作社等,培養至少1個會‘淘寶’、微信的人、配備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和電視,這就是初步的‘骨架’。”從去年起,遂昌開始了“升級版”打造,即整合所有服務站,打造具有綜合功能的公共服務平臺“趕街網”,“相當於農村版‘淘寶’。”
  在該縣坑口村,記者看到村裡小賣部內,牆壁上的大屏幕彩電,隨時顯示著網上的各類商品,不懂電腦的村民可以請老闆幫其下單。村民林秀靈還把自家冬筍帶過來,掛到趕街網上賣。“價格比我自己背去縣城賣給批發商,每斤還高兩塊。”“站點、人員,讓農村具備‘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有啟發、更有共鳴的仁壽縣商務局局長黃尚友告訴記者,仁壽今年也開始從“人”下手,廣泛開展電商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和進學校。
  問:農副產品怎麼賣?答:互聯網思維必須貫穿始終
  遂昌作為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的輸出者,正被越來越多的西部省市模仿。“趕街網”數據顯示,車釐子、生態梨、大閘蟹等生鮮產品,已成為城市人口網購的重要類別,每年都有30%的數額增長。在遂昌縣城的“趕街網”實體店內,記者看到包括大米、紅豆糕、炭燒花生等近百種農副、農資產品,它們包裝小巧、精美,能夠引起人的購買欲。
  “電子商務,互聯網思維更重要。”“趕街網”工作人員王翀表示,包裝、營銷都和以前不一樣了,“比如我們的優質大米,不再是村民挑起扁擔就來賣,它需要現代審美的包裝。”此外,生鮮產品的品質把關和類別挑選尤其重要,“一方面,由‘趕街網’選定長期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服務站承擔起質量初步把關的責任,並輸入追溯系統。”
  這個建議讓仁壽“不知火之鄉”、河口鄉代表唐宏連連點頭:“我們村的不知火,被仁壽列入進駐京東‘仁壽館’、一號店的產品後,確實大變樣了!”此前,他和很多村民一樣,對“包裝”想不通:“賣了這麼多年果子,上網還整那麼麻煩。”這下全明白了:“光看外表,就被人家的產品比下去了。”
  仁壽西南網貿港總經理盧元國告訴記者,電商增長點出現在農村已是共識,且“到了一個搶占口岸的時間點。”據透露,今年底,仁壽將牽手西南網貿港、京東,在該縣首批建設100個電商服務站,並配備對應的人力和硬件,“先讓農村群眾樹立網上營銷與消費的新觀念,再借鑒‘趕街網’模式打造仁壽的‘趕集網’。”
  (本報11月19日 發自浙江麗水)
  編後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不僅能降低農產品銷售成本,更能通過網絡的杠桿,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從政府職能轉變的角度來看,仁壽縣組織鄉鎮負責人到遂昌縣借腦取經,為農業如何與電商成功嫁接尋找答案,走出了為農民通過網絡銷售增收的第一步。
  在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中,不僅需解決電商搭台者等方面的問題,還需政府部門建設好電子商務環境,根據實際需求打造網上網下聯動的平臺服務體系,比如完善基礎設施,解決邊遠地區網絡寬帶障礙,改善物流和交通條件,搭建農村快遞配送網絡等。
  (原標題:讓農產品到網上去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o65poia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